風電場火熱“補漏”
今年以來,與基本停止的風電場建設不同的是,我國各個風電場在全面進行各項技術和管理的“補漏”工作,而這些“補漏”是我國風電產業曾經省略但又不得不進行的必修課。
伴隨著風電場的并網,今年以來,我國風電“風速”發展的隱患開始顯現。
為風電產業敲響警鐘的,首先是大規模的風電脫網事故,其次是嚴重的“棄風”現象,這兩個現象在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———酒泉風電基地均有顯現。
記者了解到,今年前10個月,酒泉風電基地發生脫網事故73次。另外,河北、吉林、內蒙古等地風電場也連續發生多起風電機組大規模脫網事故。
中國電監會認為,脫網事故暴露出中國風電[0.30 -13.04%]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機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、風電場建設施工質量問題多、大規模風電場接入帶來電網安全性問題、風電場運行管理薄弱等四大問題。
“技術欠缺與管理薄弱,成為風電場的軟肋?!眹译娋W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主任汪寧渤這樣評價。
與此同時,在一些風電基地,并網后的風機還存在發了電上不了網的現象,出現“棄風”。在酒泉風電基地550萬千瓦的裝機中,目前能并網的不到430萬千瓦,已經建成運行的河西750千伏輸電工程的外送能力僅為230萬千瓦左右,其余都無法外送。玉門黑崖子風電場場長郭進學說,今年風電場負荷一直限制在30%左右,已累計損失電量4600萬千瓦。
電監會今年發布的《風電、光伏發電情況監管報告》認為,我國風電發展規劃側重于資源規劃,缺乏具體的風電送出和風電消納方案。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,“棄風”折射出我國風電送出消納矛盾很突出。
因此,針對技術短板,今年以來,“補漏”工作在各個風電場全面展開。
上一條:
沒有啦!
下一條:氣動風機:風機是指的什么? |
返回列表 |
產品推薦